一般路过棕背伯劳

一般路过棕背伯劳

【观鸟笔记】近期观鸟安全提示

90
2024-05-23

近期,一女子夜爬武功山失温遇难。虽然网上第一时间出现的“吊带登山”系谣言,但是也确实给我们提了一个醒。

观鸟作为一项需要负重且常常需要长途跋涉的户外活动,在现在这个季节,日间气温高、夜间风速大,如果不做好防护工作、不学习相关的知识,极易把自己处在一个不妙的环境。

夜间上山防低体温

由于鸟友经常有夜间上山寻找猫头鹰等夜行动物的需求。因此即使在夏天,也要做好防失温的措施。

注意天气预报

夜观区域内的天气和地形、路线是必须提前了解清楚的。

对于天气情况,建议在夜观出发前一个小时做最后一次确定,如果预告有较为危险的天气,取消也未尝不可。在夜观过程中时刻关注天空的情况。

以3月30日小队在梅岭夜观的情况为例子:

  • 上山时预报3小时左右有雷雨,但是当时天气状态很好,晴空万里,遂决定上山。

  • 入夜,头顶星空灿烂,能见度极佳。因此继续寻找夜间出没的鸟类

  • 22点左右,发现头顶云层变厚、没有星光。隐隐约约被城市照明的反光照亮山路。认为天气情况较差,决定停止夜观撤下山。

  • 下山过程中遇到有蛇往山坡上方爬行

  • 22:30左右,遇到夜爬的大学生团体

  • 23:00住进酒店,5分钟后开始雷雨

  • 第二天听说十余名大学生被困梅岭雷公尖、附近有住户被大风吹落

如果没有天气预报的雷雨、以及时刻监视天气状况,我们夜观小队的状况也不容乐观。

提前研究路线

观鸟首先得知道大概的鸟类出没位置。同理,爬山也必须清楚路线。

在开始夜观爬山之前,建议先摸清楚主要道路与岔路,记住重要拐点,记住特征物、标识物

对于自己需要走多远、路况如何做一个粗略的评估。方便物资准备。

如果遇险,有大概位置+明显地物会方便搜救。

此外,对于特殊情况的紧急避险路线也是值得考虑的,例如附近有无人防工事、有无医疗点等,都可在路线研究时加入计划。

下载离线地图

山上可能网络较差,离线地图甚至纸质地图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

如果是无人区,可以先写好路书,然后按照路书行走。

纸质地图建议再携带铅笔、橡皮,方便规划路径。

检查物资准备

根据路线规划与天气情况,进行物资的准备。

保暖衣物、高热量食物是上山必备

此外还有一些应急物资,建议登山包/相机包中常备。

整理了一下,列了一个表格:

药物

常备

避蚊胺

冻疮膏

碘酒棉签/棉片

风油精

凡士林

酒精棉

藿香正气水

暖宝宝

三角巾

蛇药

辅料

工具类不分季节,建议常备

工具

保温毯

打火石

哨子

剪刀

雨衣

绳索

鱼线

纸巾

镊子

备用衣物

止血带

工具刀

食物、电力与其他保障建议出发前检查(标*内容为建议携带)

食物

电力

其他

食物

其他

通讯

干粮

充电宝&备用电池

手机

巧克力

手电筒

镜子

水壶/水袋(1.5-2L)

垃圾袋

手台*

补液盐

手套

卫星通信设备*

告知家人去向

将自己的路线、时间、计划告知家人或者朋友,并且做好如果联系不上的应急预案。

虽然观鸟可能没有登山那么大的危险性,但是告知一声总没错。

做好体能训练

这个不用解释。

强健的身体才更有在山中跋涉的能力,强壮的肌肉带给人的安全感是其他东西比不了的。

选好靠谱队友

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单独行动!!!

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单独行动!!!

无论如何千万不要单独行动!!!

假如你是一个新人、或者你不想耗费太多精力为这次夜观做准备,那就找一群靠谱的队友吧!

术业有专攻,有各种技能的队友可以弥补一个人的不足,起到1+1>2的效果。有队友的存在,人也更能对抗压力!

日间观鸟防中暑

除了低体温外,中暑也是观鸟过程中存在的一大危险。甚至相比低体温更容易在夏季触发!!!

观鸟中暑风险分析

由于观鸟是一个户外活动,为了防止蛇虫叮咬,观鸟人通常会选择长裤,而炎热的太阳也会迫使观鸟人穿上防晒衣、戴上遮阳帽。

这样一番操作下来,主要的散热区域都被衣物遮盖,无法直接和空气接触,水分蒸发速度也减缓。但是为了散热,人体又会分泌出更多汗液,这就会导致失去过多体液。

此外长焦相机、脚架等装备也挤占背包空间,占用了一大部分负重。水、补液盐等物资可能无法大量携带。(长焦镜头+相机+充电宝+脚架大约8kg左右,并且占用了大量背包空间。以伯劳50L的桶包为例,剩余的空间仅能放下三瓶500ml的矿泉水。负重10kg走一天对于常年室内作业的人也确实有一定挑战性)

为了寻找珍惜鸟类,观鸟人可能一直在移动中,大量的运动也会导致热量堆积。

防中暑

  • 裤子衣物需要挑选冰丝材质或者速干材质的,蒸发散热快

  • 使用袖套代替部分较闷热的防晒衣

  • 携带防暑降温药物

  • 当太阳直射时,尽量减少户外活动(反正那个状态观鸟也是空军

  • 不要单独行动

中暑处理

  • 降温

  • 补充体液

  • 服用防暑药物

  • 发现热射病及时送医

防蛇虫咬伤

防蛇措施

  • 上山或者草较为密集时,使用棍子挥舞,将蛇驱赶后再行进

  • 穿防护性能良好的靴子

  • 不要踩踏横在路面上的树

  • 非必要不在水边行走

  • 如果被蛇咬,尽可能抓住肇事蛇,或者拍照,方便就医

防虫措施

  • 购买避蚊胺,使用酒精勾兑可得高浓度避蚊液。喷洒在手上在裸露皮肤上揉开。

  • 当虫子落在身上时,不要拍打。吹气驱赶即可。

  • 裤腿收紧,穿长袜。防止蜱虫从裤腿缝隙中进入。

  • 如果被不明身份的虫咬,尽可能抓住肇事虫,或者拍照定种,方便就医

附1·武功山女子失温死亡事件与分析

央视网原文:

链接地址:江西武功山回应“女子登山失温去世”:她未购票走的徒步路线

  近日,有消息称江西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一名女游客穿着单薄登山,因山上天气变化,导致失温去世。

  5月21日,记者致电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。一名工作人员表示,该管委会也关注到了网上流传的信息,“我们会处理的”,一切以官方发布为准。

  同日下午,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宣传部门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澎湃新闻,确实有一名女生在5月20日凌晨发生意外。该女生是19日上午登山,20日凌晨出事。事发后,景区接到救援电话,也组织了消防、应急及医护人员的救援队赶到现场救援,“但是很遗憾,没有救回来”。

  该名工作人员还称,5月19日-20日,景区没有接到有极端天气的通知,“只是局部有一些小雨小风”。至于死因,他表示不便透露。

  这名工作人员透露,该女生并非像网传的那样,她还穿了长裙和冲锋衣。但她未购票,也未通过景区的核心区上山,走的是户外徒步路线。他称,实际上,景区禁止通过这些户外徒步路线上山,“走这些路线肯定要具备充足的户外知识”。

  据“健康中国”微信公众号介绍,失温症又称低体温症,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.0℃时的现象(人体的正常体温是36℃~37℃)。失温症根据其严重程度分为轻、中、重三期。其中第二期中度失温时,体温降至28℃~32℃,肌肉不协调更明显,人的行动更迟缓、困难,伴有步伐不稳、方向感混乱,还会出现反常脱衣现象,这是身体自身调节机制失衡,原来始终收缩的周围血管扩张,导致短暂“热起来”的错觉。

  据萍乡市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网站介绍,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、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、国家地质公园、国家自然遗产、国家森林公园——武功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中西部,萍乡、宜春、吉安三市交界处,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北段,主峰白鹤峰海拔1918.3米。

分析

本分析仅是在现有资料的情况下进行的,如有错漏欢迎大佬指正。

温差

武功山最高海拔1918.3米,根据气温垂直递减率,大致可以估算山顶相比地面低11.5098℃。

根据天气网数据,5月20日凌晨,武功山地面温度约为19℃。按照气温估算,山顶大约为8.5℃。

该女子只穿冲锋衣与长裙是明显不足以保证温度的。

天气

虽然没有出现极端天气,但是局部的小风小雨也是相当致命的。

在夜间,由于山顶与山谷温度的差异,还会出现从山顶向山谷的“山风”,会把山顶的湿冷空气带到低海拔地区。

假设该女子遇到降雨,衣物潮湿。在此时遇到风,身体的热量就会被很快带走,引发低体温。

附2·低体温介绍

详见默沙东诊疗手册:低体温

低体温是指低到危险程度的体温,通常低于 35°C。

  • 当您长时间待在一个寒冷的地方时,就会出现低体温

  • 如果有风,您在冷水中或潮湿环境中,或您不能四处走动以保暖,则更可能发生低体温

  • 起初,低温会让您发抖

  • 随着低体温恶化,您会意识模糊,并失去意识

  • 如果体温低于 28°C,则可能死亡

  • 婴儿和老年人发生低体温的风险最高

如果您认为自己发生低体温,请立即去看医生。

低体温症状

起初,您会明显发抖,牙齿打颤。

随着低体温恶化,您还可能会:

  • 行动缓慢笨拙

  • 意识模糊,反应减慢

  • 反应迟缓

  • 失去良好判断力

  • 跌倒,躺下休息,或徘徊

  • 停止发抖,陷入昏迷状态

最终,您的心脏停止跳动(心脏骤停),然后死亡。但是,当您真的发生低体温时,您需要的氧气会更少。因此,有些低体温者,尤其是儿童,可以在心脏骤停后存活长达 1 小时。

如何预防

在寒冷的地方,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防止低体温:

  • 戴帽子

  • 保持干燥

  • 多穿几层衣服,但应可脱下或穿上,以保持温暖但不要出汗和弄湿

老年人更容易出现低体温,因此应该:

  • 保持家中至少20°C,尤其是卧室

  • 在寒冷天气时多穿几层衣服,确保覆盖头部、手指和脚趾

  • 穿羊毛和其他保暖材料制成的衣服

  • 待在寒冷的地方时,应进食温热的食物和饮用温热的液体(但不是酒精饮料)

  • 感觉寒冷时四处走动以帮助身体变暖

附3·中暑介绍

人是温血动物,不管外界环境温度波动多大,人都将体温保持在口部测温37℃以及直肠测温38℃左右,上下波动不超过1~2度。只有将体温维持在这个范围内,身体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。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导致器官的严重损害,甚至死亡。

体温调节

身体通过平衡产生热量和散发热量来调节体温。

化学反应(代谢)是人体产生热量的一种途径,主要是把食物转化为热量。在身体运动时肌肉活动也可产生热量。

身体通过散热来降温,主要方式为

  • 辐射

  • 水分蒸发(主要是汗水)

当人的体温高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时,辐射(即热从较热区域流向较冷区域)就是人体散热的主要途径。放射不需要与任何物体接触,例如,当灯泡向房间散发热量时。

水分蒸发从湿表面吸收大量热量。汗液,即汗腺产生的水分,会随着其蒸发而使皮肤降温。出汗是环境温度接近体温时和运动期间的主要散热渠道。但湿气(空气潮湿)可减缓水分的蒸发,降低了出汗散热的效率。因此,天气炎热潮湿时,身体散热就比较困难。

身体还通过以下方式降温

  • 对流: 热量透过皮肤转移到冷水或冷空气中

  • 传导: 热量转移到与身体接触的较冷表面,例如躺冰凉的地面上

高温损害:

高温损害有以下几种类型:

  • 热痉挛

  • 热衰竭

  • 中暑(最严重的)

这些不同类型的高温损害症状不同,取决于体温是否升高(或升高多少),以及体液和盐分丢失的严重程度。体液和盐分丢失是由于出汗过多所致,并可能会导致血压降低和疼痛性 肌肉收缩。如高体温持续时间过长,可损害内脏器官。